2024年5月26日,从中国烟台启航的汽车运输船“Morning Midas”号,载着近3000辆汽车(其中约800辆为电动汽车)驶向墨西哥。然而,航行不久后,灾难降临。货船底部甲板突发火情,浓烟滚滚,火势在装载着数千辆汽车(尤其是大量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封闭船舱内迅速失控蔓延。尽管22名船员在12小时后成功撤离,但整艘货轮最终在6月23日被熊熊大火吞噬,沉入太平洋深处。这一惨痛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将电动汽车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的特殊火灾风险以及早期火情探测的极端重要性推至全球航运业关注的焦点。
- 早期火源难发现:车辆甲板空间大、车辆密集遮挡视线,传统烟雾探测器在开放空间或火情初期(尤其是锂电池热失控初期可能先冒烟而非明火)反应可能滞后。
- 锂电池热失控风险:电动汽车的锂电池一旦因碰撞、内部故障或外部热源引发热失控,温度会急剧升高并释放可燃气体,蔓延极快,扑救极其困难。
- 封闭空间加剧危害:汽车运输船舱室相对封闭,一旦起火,热量和有毒烟气快速积聚,极易形成轰燃,严重威胁船舶结构与人员安全。
- 人工巡检局限性:无法实现车辆甲板和机舱等关键区域的全天候、全覆盖温度监测,难以在过热或微小火星阶段就及时预警。
- 船舶机舱检测智能预警系统核心由固定式红外热成像摄像头、专用温控报警分析软件及网络通讯模块组成。系统结构紧凑,安装便捷,可无缝集成至船舶现有网络和监控平台。

- 1. 全域覆盖,无感监测摄像机固定部署于机舱关键区域,利用其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技术,大范围、不间断地扫描监测电机、泵组、轴承、电气柜、排烟管路等关键设备的表面温度分布,生成直观的热像图。

- 2. 精准识别,智能分析内置的温控报警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用户可灵活设定不同设备、不同区域的温度报警阈值(绝对温度或相对温升)。

- 3. 即时预警,快速响应:一旦监测到任何区域的温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系统会立即触发多级报警(如本地声光报警、推送报警信息至集控室、发送报警通知至相关管理人员移动终端),并清晰地在热像图上定位显示异常热点位置,指导人员快速排查处置。

- 24/7 全天候自动监测:
- 非接触、大范围测温:安全监测带电、旋转、高温等难以接触的设备,覆盖范围广。
- 早期过热预警:在设备故障或火灾发生前,及时捕捉异常温升,为处置赢得宝贵时间。
- 精准定位异常点:
- 灵活阈值报警:
-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温度趋势与报警事件,为设备状态评估和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 无缝集成:
船舶机舱检测智能预警系统是提升汽车运输船、滚装船安全等级的关键技术装备,尤其适用于:
- 车辆甲板(重点区域):实时监测停放车辆(尤其是电动汽车)电池仓、轮胎、发动机舱及周边环境温度,早期预警潜在热失控或火灾风险。
- 船舶机舱:监测主机、辅机、发电机、轴承、排烟管、液压系统等关键设备过热,预防机舱火灾。
- 船舶配电间/电气设备室:监测开关柜、变压器、电缆接头、充电设施等电气连接点温度,预防电气火灾。
- 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运输船舱室监控。

Morning Midas的悲剧警示我们,面对电动汽车海上运输带来的新型风险,传统的火灾探测手段可能力有不逮。船舶机舱检测智能预警系统,以其非接触、可视化、全天候、智能化的独特能力,为汽车运输船的关键区域构筑起一道敏锐的“温度感知防线”。它不取代现有消防系统,而是提供至关重要的早期预警,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保障船员生命安全、船舶资产和货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