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代 | 船舶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

2025年9月9日 18:41


随着全球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海上船舶数量激增,传统船舶管理面临三重困境:通信盲区‌(70%远海区域无公网覆盖)、‌监管真空‌(40%船舶存在动态监控延迟)、‌应急滞后‌(海上事故平均响应时间超6小时)。严重威胁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实现船岸信息一体化管理,提升船舶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已成为行业迫切需求。


  图片@网络

方案介绍

图片


北信通船舶智能信息化系统,正是为解决上述困境而设计的。该系统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打破了船岸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船舶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由船舶管控平台与北斗三号船舶管控终端组成,北斗短报文民用服务平台提供北斗三号短报文运营服务支撑。用户数据可以通过485、232等接口,发送给短报文数传终端,短报文数传终端发送到北斗三号卫星,北斗卫星发送到地面信号接受天线,地面信号接受天线解码后,发送给北斗短报文民用服务平台,北斗短报文民用服务平台转发给船舶指挥中心。
                   

                                                                        系统架构图




利用北斗短报文技术实现对需管控船舶的进出港自动监管、船舶流量统计、锚地管理、伏休管理、航程统计、作业情况统计及问题船舶的管理和综合应用。实现对船舶状态等关键信息集中展示与调度,并采用船岸一体化架构,满足未来协同指挥的业务需求。


方案优势

图片

实时通信能力‌:
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技术的应用,确保了船岸之间信息的实时传输。无论是航行状态、位置信息还是紧急求救信号,都能迅速传达至岸基指挥中心,提升了航行安全与紧急救援的效率。


全面监控与管理‌:

系统实现了对船舶的全方位实时管控。岸基指挥中心能够实时掌握船舶的动态信息,为船舶的安全航行和高效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效调度与协同‌:

通过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技术,船舶管理部门可以对船舶进行高效的调度管理。实现了船岸之间的协同指挥与沟通。


数据安全与可靠性‌:     

平台采用分级分权管控机制及用户鉴权验证技术,确保数据隐私安全。同时,系统的远程升级功能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产品介绍

图片


北斗三代浮离式船舶终端

产品概述

北斗三代浮离式船舶终端是一款多功能导航终端产品,配套电容多点触摸屏,响应灵敏、便于操作。可综合呈现船舶航行状态,北斗、AIS、潮汐等重要航行数据一览无余,并集成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具备位置上报、落水报警、拆卸报警等功能,通过与显控终端结合实现各种船舶平台指挥与监控。具有船电和电池两种工作模式,内部集成高容量电池,续航时间达到5年,为渔船安全监管、休渔期管理、防灾减灾提供支持,可用于航行海船、内河船舶。

主要特点


- 电子海图显示与导航;

- 支持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

- 落水自动脱离报警、拆卸报警、一键紧急报警;

- 兼容全网通4G;

- 支持远程固件升级;

- 内置电池,续航长达5年;

- 支持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平台介绍

图片




船舶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船舶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由电子海图应用平台、船船舶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船舶统计信息可视化大屏、船舶监管APP组成,该平台与电子海图应用平台软件实现了双向数据互通,涵盖了平台信息概览、办公文件审批、船舶及终端管理、详细信息查询统计、系统管理、OTA远程升级管理等六大模块。通过对船舶终端状态统计、船舶数据分析、终端指令查询统计等功能的实施,该平台实现了对船舶的全方位实时管控调度。具备OTA远程升级功能,便于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北斗三号船舶管控平台。









实时通信能力‌:



应用领域

图片

本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渔业打捞、海上救援、海洋勘察、海洋地质调查等多个领域。通过提供实时、准确的船舶信息和管理功能,方案显著提升了这些领域的船舶管理效率与安全水平。例如,在渔业打捞领域,方案帮助渔民及时掌握海洋资源分布情况和天气变化信息;在海上救援领域,方案为救援队伍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船舶定位与状态信息支持,显著提升船舶管理效率与安全水平。